位于香山公园的雨香馆、晞阳阿和宗镜大昭之庙碑亭院三处古建院落近日面向公众开放,游客市民可进一步领略香山静宜园时期的皇家园林风貌了。颐和园景福阁与紫竹院行宫也在修缮过程当中,即将与游客见面。
结合主题教育及专项调研,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持续推动历史名园完整性保护,最大限度延续历史原貌,推进市属公园文物景区陆续对社会开放。
(资料图片)
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实现能开尽开
雨香馆和晞阳阿都位于香山公园南麓,为清代“静宜园二十八景”中的两处。宗镜大昭之庙位于香山公园主干道,为清代静宜园别垣二景之一,简称昭庙,是乾隆皇帝为迎接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进京为其祝七十大寿而建。
香山公园在这三处院落原址基础上,参考大量古籍经典中的文字记载和《香山地盘图》《静宜园二十八景图卷》《香山静宜园全貌图》等图样,根据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清式营造则例》等建筑典籍修缮完成,在增设说明指引牌示和各类服务设施后于近期开放,增加游览面积1792平方米,进一步扩大香山公园的古建游览空间,丰富游客了解香山历史文化、石刻文化、民族文化的情境和空间。
至此,“静宜园二十八景”已做到能修尽修,随着雨香馆、晞阳阿的对外开放,大部分具备开放条件的“静宜园二十八景”都对外开放,加上别垣的昭庙碑亭院开放,香山静宜园历史名园风貌得以较为完整地呈现在市民游客面前。
景福阁将与益寿堂等连成红色景点片区
1949年1月29日,国共双方关于北平和平接管的谈判在颐和园景福阁进行。2月1日北平联合办事处在景福阁正式命名,负责北平和平接管的各项事宜。在景福阁内的一张柚木花卉纹五腿拼桌见证了这段珍贵的历史。这张桌子也被人们称为“和平之桌”。这段红色历史,让景福阁成为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见证和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场所。
2022年11月,颐和园启动了景福阁修缮工作,包括屋面、大木梁架、墙体、木装修、台基、地面、油饰地仗、宇墙的修缮。
目前,景福阁的修缮工程已经进行了80%,预计今年10月底完工。未来,由益寿堂、景福阁和乐农轩三座建筑组成的红色景点片区将与市民游客见面。
紫竹院行宫预计11月底完成修缮
在紫竹院公园西北侧,有一座行宫,目前也正在修缮当中。行宫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原为明代万寿寺下院,于乾隆年间建成行宫,是清代帝后去万寿寺和苏州街的驻跸之所。
行宫自2012年修缮完成后,至今已十余年。紫竹院公园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部分点位有梁柱开裂、屋面渗雨、油饰破损等情况。
今年6月27日,公园正式开工对行宫进行修缮。该项目将对紫竹禅院、行宫、寄云轩院3个院落建筑的屋面和油饰进行修缮,在修缮过程中,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维护文物建筑完整性和原真性。同时对古建屋面的施工做法及材料进行探究,为公园更好地开展文物保护工作进行探索,并通过实践对公园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目前该工程正在加紧施工,预计11月30日竣工。
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勇介绍,“十三五”以来,市属公园完成了景山寿皇殿建筑群、观德殿院、兴庆阁、颐和园东宫门外广场、北海漪澜堂以及天坛泰元门修缮项目60余项,修缮面积6万余平方米。此外,还开展了颐和园画中游建筑群和园墙抢险(共五期)、天坛神乐署和双环亭、北海西天梵境大慈真如宝殿和天王殿等古建筑群、香山永安寺和静宜园二十八景、中山社稷坛内坛门和坛墙、景山绮望楼等古建筑修缮以及颐和园须弥灵境建筑群遗址保护与修复工程,进一步强化了历史名园的保护力度。
“未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持续开展历史名园保护工程,进一步推动历史名园完整性恢复,扩大公园对外开放面积。”张勇说,市属各公园将加强遗产保护力度,按计划修缮文物古建,逐步完善皇家园林重点区域遗产监测,加快古建安技防体系建设和文物科学保藏、合理展示;促进历史名园保护的完整性、原真性,通过文物殿堂原状展示、历史文化主题展、文物专题展等形式持续推进文物古建的活化利用,整体提升北京历史名园的景观效果和文化价值,形成主题教育在北京市属公园的生动实践。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代丽丽
流程编辑:u02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关键词: